CPA考试科目多,内容广,五年内通过六门科目的设定也让人觉得头大。
每个要考CPA的小白,初期都会在搭配科目上面犯愁。
我那个时候也不例外,好在我当时在知乎上面搜索了很多经验,也咨询了很多大神, 最后弄明白了CPA科目搭配的全部诀窍。
目前我已经拿到证书好多年了,也凭借着CPA证书成功从土木这个大坑跳了出来,今天就把我当时的经验和教训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一、科目搭配建议
第一类:3+3+1或者4+2
3+3+1:第一年:会计+审计+公司战略,第二年: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第三年:综合。
会计是最先考的,会计和审计十分关联,公司战略和审计相关,所以一起考了,这样排列起来第一年的复习难度几乎与第二年持平。
3+3+1:第一年: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第二年:公司战略+税法+经济法,第三年:综合。
这种策略最高效,可是第一年复习压力较大,比较适合学霸或者有财会基础的朋友。
4+2:第一年:会计+审计+公司战略+经济法,第二年:财务管理+税法,第三年:综合。
第一年难度较大,适合在校学生,第一年把会计和审计考了,其余怎么搭配都无所谓。
第二类:2+2+2+1
第一年:会计+税法法,第二年:审计+公司战略,第三年:财管+经济法,第四年:综合。
这种搭配方案,每年难度差不多,适合在职的朋友使用
第一年:会计+审计,第二年:财务管理+公司战略,第三年:税法+经济法,第四年:综合。
这种搭配方案适合前面时间充裕,后期时间可能不太够的考生。
第三类:6+1
一次过六门必要性不大,除非要快速取得证书。从时间的经济性角度来讲,一次准备六门所以付出的时间远比分两三年考试花的时间要旧。要学习的科目多了,容易混淆和遗忘,而且一下子学这么多往往造成知识点不扎实,后期实际工作中应用不上。
当然,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迈过一次次挑战,如果有充足的时间挑战一下自己也无妨。这种一年过六门的策略适合全职备考,而且时间充足的朋友。
第四类:每年计划过一门,慢慢考
这种慢慢考的策略很难保证有持久力,坚持四五年,一旦工作和生活有些变化,很可能就坚持不下去了,我身边还没有遇到过每年考一门,卡在5年的节点上恰好通过的人。

二、备考CPA必须报班吗?
不是必须,但是我非常建议,具体有以下几点理由:
①先是自学风险大
CPA考试科目一共是6门,6本教材加起来就超过了3000页,比四大名著还厚……光是把这些内容全部看一遍就非常难了,更别说还需要理解并掌握。
如果单纯靠自己抱着教材瞎琢磨,不一定得琢磨到啥时候了,更别说通过考试了。而有老师带着划重点,有针对性的复习,备考就会更轻松一些。
②然后是报班学习效率高
自学的学习效率和报班还真是没法比,这钱也真不是交智商税。
CPA考试还是挺难的,相信大家都没有信心说自己一定能一次通过吧。况且自学这条走,如果没有很好的学习能力,以及强大的自控力,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
报班的话,起码还有老师时刻督促你,定期检查学习成果,还有学习群里的互相鼓励,这些都是枯燥的学习之路的调味剂。
自学是体会不到这些的,只能靠自己不断给自己喝鸡汤。
②然后是自学成本也不低
基本上自学所需花费的教材、题库差不多也要五六百到千元上下,再加上如果再考不过,重新报名的报名费,其实跟报班差不了多少,还要比报班多花时间。
另外,每年考纲都会改版,大部分自己能在网上下的免费资料都是之前考纲的资料,而花钱买来的盗版资料库,资料的真实性和可借鉴性也有待考究,没有保障。
而报班的话就根本不用在这方面操心。
综上所述,想要更稳拿证的话,报个班是很有用的。
另外如果有小伙伴想报班的话,一定要多对比、多了解几家机构,不要懵懵懂懂就报了名,结果学着学着发现并不适合自己,到时候后悔也晚了。
下面分享个机构测评图吧,关于市面上那些大的CPA培训机构的优势和亮点,个人感觉足够专业和客观,参考性也没的说,有需要的直接抱走就行。(报班的时候就直接从里面选)

Ps:选机构之前一定要考虑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像我觉得拿证最重要,那么通过率我肯定会第一个看,剩下的服务也好,价格合适,就行了。
这样就能够用最快的速度选出适合自己的机构和班型。
三、 复习方法
会计
会计这门课是其中最难的,你如果拿到教材,会发现那个书特别厚,而且里面说的都不太是人话,因为专业术语实在是太难懂了。
会计是属于又难学、内容又多、考得还灵活的这么一个学科,很多同学 CPA 考不过就折在会计这门课上。
不过你也别太灰心丧气,你别看会计有三十多章,但是这三十多章背后都是有一个统一的原理的。你只要掌握了这个原理,你再去套用后续的报表科目,理解起来就容易了。
换句话说,会计叫作「师傅领进门」,最难的是入门掌握原理,需要你改变思维模式,这个事情会有点难,但是呢,一旦掌握了,后面学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就海阔天空了。

税法
税法里面涉及到的税种和税率比较多,在备考开始的时候就要清楚的知道1%、6%、3%、9%、11%这几个税率中都包含有哪些税种。
平常备考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发布的一些税收优惠的政策,这些有可能就会成为考试的重点,就像我当年在考试的时候发布的公告,在考试的时候就会考到。
对于税法中其他的内容,主要就是进行背诵,就像重置成本以及各种税率都要先进行理解,之后再进一步去记忆。
另一方面就是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会遇到的坑,像有的地方的金额是含税价,而有些是不含税价,做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
审计
审计这一科目如果没有基础的话,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我在最开始备考审计的时候就觉得审计实务很难。不过如果能够将审计中涉及到的流程以及原则性的东西理解到位之后,再通过老师讲解的案例学习分析试卷的方法,做题的时候也更加有效率。
经济法
经济法中涉及到的法条比较多,而且经济法选择题的考点分布在每个章节,所以说最好不要放弃其中一个章节。就像之前有一次考试,很多的选择题都是出自于经济法最后的三章,很那有的小伙伴在备考的时候认为这里不重要,就没有进行学习,最后就会失去了很多的分数。
另一个方面就是经济法主观题的内容会涉及到分析案例,所以在备考的时候也可以积累一些案例的内容,证券法也会涉及到很多的分数,也要进行一定的理解记忆。
战略
战略这一科目是六门科目中最简单,性价比最高的一个科目,在备考的时候甚至可以不听课,直接看教材就可以。
这里主要掌握住战略中几个模型,比如说swot、pest、并购理论等模型,并且在学习的时候先根据教材前面对应的框架进行梳理,这样之后在应用的时候也能更加顺畅。
财管
财管最难的部分就是它的计算量很大,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公式的内容,并且在进行考察的时候很灵活,一定要在备考的时候搞清楚公式中所包含的概念,理解清楚之后再进行记忆。

公式学会之后,一定要通过刷题来进行一定的练习,将自己学到的公式灵活运用到题目当中,根据题目的不同考察内容进行合理的转化。
像财管中对于项目净现值、企业估值以及企业资产中的几个长期和短期指标的计算,一定要掌握住,这是考试的时候重点是必考的内容。
总之,就算是零基础的小白在备考CPA的时候,只要能够掌握住正确的方法,合理对备考的科目进行搭配,最后绝对可以高分过线拿到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