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最有价值的东西,莫过于信息和资源,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商业分析各种模型和思维方式变得越发重要。
有时候思考不够全面,或者分析没有思路,都可以借助思维模型的学习方式来弥补!
今天再给大家带来35个商业模型第二弹!
01 PEST模型——外部市场
所谓外部市场,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对宏观环境的分析,指一切影响行业和企业的外部宏观因素。
P(Political 政治):一般是政策相关的影响,包括政府行为,路线方针,法律规定及条款等;
E(Economic 经济):这个很好理解,分为宏观和微观——
- 宏观: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水平、收入水平、通货膨胀等;
- 微观:企业所在地区或所服务地区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就业程度等;
S (Social 社会):指社会文化环境,离不开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意识形态。具体指结婚数、离婚数、平均教育状况、购买习惯、储蓄倾向、性别差异、种族平等状况等;
T(Technological 技术):相关技术手段变化和可能带来的影响,企业需要关注所处领域直接相关的技术发展、国家对技术支持和重点关注项目、技术更新和商业化的速度等。

举个例子——低代码为什么吸引那么多企业进入赛道?
P 政治: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旨在助力中小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该文件提出增强业务转型能力、提升转型供给水平、加大转型政策支持,其中多次提到加强低代码技术和服务应用。
E 经济: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为35.9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2015-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复合增速达19%。数字经济不断推动我国企业由传统商业模式向数字化转型,寻找新的发展。
S 社会: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于在线消费和处理事宜,同时传统的应用开发方式已经无法即时、高效、敏捷地响应并满足用户需求,行业用户亟待寻求技术开发生产力与管理方式上的突破。
T 技术:市场上成熟的软件产品成本高、功能适配度低、迭代周期长,而低代码能够赋能并不了解编程知识的业务人员,他们对封装好的代码模块进行拖拉拽即可,能轻松搭建起符合业务需求的应用系统,软件落地迭代速度加快。
02 SWOT模型——发展分析
企业是一个整体,并且由于竞争优势来源的广泛性,所以,在做优劣势分析时必须从整个价值链的每个环节上,将企业与竞争对手做详细的对比。
内部分析:
- S(Strength)优势——企业的独特能力和特殊资源,比如充足的财政来源、良好的企业形象、技术发展前端等;
- W(Weakness )劣势——企业的资源和经济劣势,比如研究开发落后、资金短缺、产品积压等;
外部分析:
- O(Opportunity )机会——企业的优势条件以及对手的劣势,比如新出政策扶持、外国市场壁垒解除;竞争对手失误等;
- T(Threat )威胁——企业面临的劣势条件以及对手的不良影,比如替代产品增多、市场紧缩、客户偏好改变等。

当然,SWOT分析模型可用于自我迭代、发展分析。
之前的文章就已经介绍过啦,再强调一次——职场人一定要学会自我分析,自我迭代。
对于个人来讲,SWOT可以换一种方式理解:
S(Strength)优势——你比他人做得好的地方
W(Weakness )劣势——他人比你做得好的地方
O(Opportunity )机会——可以利用的机会
T(Threat )威胁——阻碍你走出困境的障碍
✅这个模型可以帮助企业或个人进行全面的自我分析,对自己的分析越全面越客观越好;
✅自我定位之后,就要放大机会,弱化威胁,把握机会,扩大优势。
03 4P营销模型——营销策略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杰罗姆·麦卡锡教授在书中将这些产品营销要素概括为4类,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
P1(Product 产品 ):
- 主要包括产品的实体、服务、品牌、包装,注重开发的功能;
- 把产品的功能诉求放在第一位。
P2( Price 价格):
- 这个策略决定了产品定位,是高端还是性价比,也决定了利润、需求和供给。
- 定价组合,主要包括基本价格、折扣价格、付款时间、借贷条件等;
P3( Promotion 推广):
- 关键在于如何让别人知道你的产品,喜欢你的产品,甚至成为你的粉丝;
- 比如进行线上营销,扩大品牌知名度,让更多人知道、熟悉你的产品,把品牌效应和品牌故事深入人心;
- ❌不能把简单理解为促销,过于片面;
P4(Place 渠道):
- 主要包括分销渠道、储存设施、运输设施、存货控制等;
- 产品如何到达顾客手中?消费者如何找到你的产品?
- 是线上还是线下?或者线上+线下?

04 鱼骨图模型——问题剖析
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曾发明“鱼骨图”,主要用于工作中可以快速地解决问题,在商业领域应用较多。
下面教你怎么做:
- 先拿出一张白纸,画一条直线
- 在直线的上端,也就是鱼头位置写上任务名称,在直线的下端,即鱼尾的位置写上任务要求,学会尽可能用一句话去概括结论;
- 中间用抽丝剥茧的方式去做分析,区分清楚已完成与未完成的部分,是顺利推进还是遇到阻力;
- 反复斟酌,紧抓重点,这样下来整个脉络就会非常清晰。
注意点:
- 问题聚焦:一个鱼骨图分析一个大类问题;
- 分类清晰:大要因下的分原因要同属于一类每个大要因分类要明确,相互独立;
- 要因标注:对首要因素要做标注,以便重点关注;
- 逻辑清晰:单个要因用词简明,含义明确,避免模棱两可;
- 集思广益:比如进行头脑风暴,多人参与效果更好,能对问题的原因思考的更全面;
- 要因描述:大要因使用中性词,不做好坏的评判,小要因必须要用价值判断;
- 数量限制:单个问题的大要因最好不要超过7,单个大要因的小要因也不要超过七个

05 AARRR模型——海盗模型
AARRR模型是互联网时代运营领域的经典模型,主打掠夺式增长,因此也被称为海盗模型。由硅谷著名投资人Dave MaClure提出,后被诸互联网公司奉为圭臬。
A(Acquisition 用户获取):运营的起点,以各种方式进行推广以获得目标客户。在这些方式中,通过评估,找到最合理的投入策略,最小化用户获取成本;
A(Activation 用户激活):关键注意各个节点的用户转化和流失率。对长时间不使用产品的客户,采取手段再次激活,比如pdd用”砍一刀“免费拿、送现金的方式,获取新用户,同时激活一部分老用户;
R(Retention 留存):在顾客流失之前,采取行动激励继续使用。比如某些产品的会员,用的时间越长,积分越多,获得的服务和优惠也更多;
R(Revenue 收益):推广产品自然是有利可图,变现方式一般有三种——
- 商业模式变现:和平台、产品性质有关,比如度娘的竞价排名;
- 会员模式变现:大部分产品都会采取这种方式,比如某乎通过小说前半部分吸引用户开头会员;
- 流量变现:这样的更常见,一般粉丝数量比较多的时候可以进行。常见的是投递广告,软文植入等。比如某条的广告投放,公众号的软文植入以及短视频平台的流量扶持变现;
R(Referral 推荐):这个是贯穿整个流程,还是pdd“砍一刀”送现金或者免费送的例子,听说新用户砍一刀,成功机率非常大,参与活动的用户都不是推荐了,而是扫描式找新用户,pdd如愿实现用户激增。
AARRR包括的量化指标都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有些指标的影响力甚至跨多个层次。及时准确地获取这些指标的具体数据,对产品的成功运营是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