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拇指知识分享!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短视频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新手做短视频的方法)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用户的阅读越来越碎片化。比起图文形式,短视频成为更便捷的内容展示形式。

国内视频业态的起源,最早追溯到2004年,历经14年的发展蜕变,由最初的20分钟微电影到15秒短视频,这期间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

2004-2006年

短视频开启萌芽期

2005年底,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一下子爆红。这部长达20分钟的视频,被认为是微电影的雏形,当时下载量甚至击败了电影《无极》。

随后《青春期》系列、筷子兄弟《老男孩》等涌现,不少知名导演、演员以及大量草根拍客加入微电影大军,无数网友也拿起DV、手机开始拍摄、制作。

微电影推动了短视频的草根化,培养了网友利用碎片化时间拍摄、制作、上传、观看的意识。

20分钟成为微电影的一道分水岭。这一时期,国内由于受限于移动技术和网络带宽,短视频萌芽之后进入蛰伏期。

2011-2015年

短视频进入多元化时期

智能手机和4G网络的普及,解决了流量制约限制,用户阅读更多碎片化,使得短视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这一阶段,短视频也进入到了百家争鸣的状态,腾讯推出短视频应用“微视”,百度推出“好看视频”,360推出“快视频”,土豆转型短视频等等。

秒拍和微视的出现,视频时长从20分钟演变到15秒,宣告了移动短视频时代的到来。

2013年8月,秒拍APP正式上线,让用户可以拍10秒短视频上传到平台。

秒拍邀请众多明星大佬在微博上接力“冰桶挑战”公益活动。活动共计有2000位明星参与,秒拍的日活用户达到200万。“冰桶挑战”让秒拍火遍全网。

2011年3月,GIF快手创立,最初用来制作和分享GIF图片。最初两年,GIF快手积累了超过90万用户。2013年7月,“GIF快手”从工具转型为短视频社区,并改名为“快手”。

到2016年时,快手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注重强运营和农村用户KOL的“特技”吸引大量关注,用户量超过3亿。

2013年8月28日,腾讯推出微视,主打PGC内容生产。用户可以将自己录制的8秒短视频,同步共享至腾讯微博、微信好友及朋友圈等,实现多渠道分发。

2014年春节期间,范冰冰、何炅等百位明星齐聚微视拜年,并在电视上轮播,为微视带来一波小高潮。从除夕到初一,数百万人通过微视发布、观看拜年短视频,总播放量达上亿次。

2016-2017年

爆发期,流量变现

2016年,这个自称“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的PAPI酱,将3分钟短视频的价值,推到了互联网的另一个极端。

在那个极端里,她曾估值1亿,一条广告价值2200万。还有万千网友争相模仿,包括她的语气、笑声、表情,甚至一个咳嗽。她可能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短视频网红第一人。

很快,她又走下神坛,一批网红从海面下涌出,陈翔六点半、办公室小野、大胃王密子君……他们一夜蹿红,开启逆袭之路。

2016年9月,A.me上线。这款产品打磨了大半年,在产品层面加入头条最核心的算法推荐机制,保证内容分发效率,并改名叫抖音。

依托算法推荐的抖音,快速催生出大批网红博主,实现双赢。

现在抖音与微信、微博并称为“两微一抖”,15秒时长,也重新定义了移动短视频的模式。

同期,今日头条还推出了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等,通过不同调性的产品,定位不同喜好的人群。

短视频的未来,初步预估有2个发展方向:

1. 内容为王,优质的内容原创成为短视频发展趋势。优质内容和精细化运营模式,和用户群体的差异化定位,能够更快脱颖而出。

2. MCN将成为短视频内容分发的一个重要枢纽。海量的内容创作方和越来越多的平台,与终端之间的渠道需求增大,也决定了未来MCN机构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不断发展与成熟。

时代瞬息万变,历史进程中,谁会成为下一个红利风口?谁又将成为新时代的宠儿?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拇指知识 » 短视频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新手做短视频的方法)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9 + 2 =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大拇指知识!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Warning: error_log(/www/wwwroot/htood.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3021.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htood.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00